一座島,鎖住一份情;一彎海,養育一方人。
長島長,水藍藍,這里是黃海渤海分界線,這里可以隨意的走在鵝卵石的海灘邊,吹著海風,觀海天一色;
坐在礁石,看潮起潮落,打著赤腳,欣賞唯美的日出日落。
秋日的長島,有點涼。放眼這一彎海灘,悄無一人,難得一個人獨自享受,這一場海市蜃樓。

長島分為北島和南島,六大景點林林總總的分布在這個不大的海島上。

偶然還有幾只不肯棲息的海鷗,在海面點水,在空中裝飾晚霞。

首先第一個去的是南島的烽山。這里是長島鳥類的標本。

在烽山可以俯看全島,還有那一排排風力發電機,這里有麋鹿,有山雞野鴨,還有羽色靚麗的鳥類。
雖然風力發電環保,但是每年卻少了很多來棲息的候鳥。
這里沒有莊稼,沒有淡水,除了養殖海產品,一切都要從海岸另一頭供給。
瞧,這只麋鹿,還是第一次見呢!

這里就是渤海、黃海的分界線了,高大的標致建筑,指向遠方的分界線,只是那天天氣不佳,大海上霧茫茫,無法清晰的看到。

沿著下坡路,這里就是林海了。
這里有傳說中的369階臺階,邊爬邊賞閱,不同角度的林海,不同高度的大海,真是應了那句話,橫看成嶺側成峰,高地遠近各不同。



海邊的鵝卵石,意外的驚喜。
多么詩意的石頭。大愛這里的海

九丈崖,聳立斷崖邊。

九丈之崖,筆直聳立,一層疊一層,它的險峻,干凈利落,不留斜坡,不打折扣,實實在在的90°垂直,讓人看了寒顫。

登高望遠,茫茫一片盡收眼底。
憑軒依欄,人道是望盡天涯路,我卻說是俯瞰天地一線。別了,九丈崖。

這里就是海豹,很可愛,可惜海豹表演剛結束,下次有機會再看。
配上這美美的霞光,看著藍藍的潮水,一番又一番。

沿著彎彎的海灘,從這頭到那頭,累了,就隨性的躺在石頭上,看看天,看看海,任憑柔和的霞光肆意的灑下。

望夫礁,一聽它的名字,就知道它有一段傳奇的故事。

這里的海岸是大礁石,沒有月牙灣那樣的柔和,卻有種澎湃的感覺。

別了,望夫礁。

最后去的,就是仙境源。

我只記得,這里有一座七彩棧橋,一直延伸到海里面。這里已被閑置,不許游客進入。
我卻意外的發現了這里,一直通向大海深處,就像是一座被遺棄了的仙境,依舊如此的美,深黃的銹跡,七彩的棧橋,藍藍的海天,這里最接近大海,也最能感受浪潮。
因為年久失修,這座棧橋已經廢棄,破損的欄桿,銹跡斑斑。
轉身遇上,便是那一抹色彩,彩虹般的浪漫,仙境般的詩意;千回百轉,就是那一道幸福,回眸中的含蓄,意境中的脈脈。
一次放松的旅行,只為放慢腳步,聆聽著大海的故事;一次詩意的旅行,只為發現驚喜,想象著長島的傳說。別了,長島!